观察者网

让建站和SEO变得简单

让不懂建站的用户快速建站,让会建站的提高建站效率!

观察者网 你的位置:观察者网 > 娱乐八卦 >

券商自营业务“挑大梁” 资管业务成增长“新引擎”

发布日期:2024-09-21 19:27    点击次数:149

  记者 李雨琪

  近期,A股上市券商2024年半年报功绩线路收场。在投行业务缩水、金钱责罚业务承压的配景下,自营业务及资管业务成为券生意绩的“决胜点”。

  资管业务在上半年到手“解围”。高出半数上市券商上半年资产责罚业务手续费净收入已毕正增长,中小券生意绩增速显然跑赢头部机构。合座来看,2024年上半年,券商资管业务在“公募+私募”双轮启动下,呈现出积极的发展态势,其中固收类居品证实了进犯作用。

  债券投资收益是主要收入开首

  自营业务向来是券生意绩的“赢输手”。从2024年半年报情况来看,自营业务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还在增多,但里面分化有所加重。本年上半年,上市券商投资业务净收入统统749.72亿元,同比下落8.66%,但降幅远小于收入合座降幅,在总收入中占比达到30.68%,是行业第一大收入开首。

  具体来看,中信证券自营收入为117.31亿元,稳居“龙头”地位;国泰君安、中国星河、申万宏源、招商证券、中金公司、华泰证券该部分的业务收入均超40亿元;广发证券、国信证券、中信建投的收入水平也超30亿元。上述10家券商的自营收入统统503.44亿元,占业务总收入的比重高达67.15%。

  43家上市券商中,有15家自营业务收入已毕正增长。其中,收入增速较快的券商有东兴证券、南京证券、国元证券和红塔证券,同比诀别增长149.72%、119.56%、91.70%和63.55%。而中泰证券、光大证券(维权)、国联证券、华西证券、太平洋等部分券商上半年投资收益不尽如东说念办法,下滑幅度高出50%。

  在上半年的债券牛市中,固收投资成为券商自营业务的“压舱石”。兴业证券非银团队示意,债券投资收益是2024年上半年证券行业主要收入开首,从已线路的大中型券生意绩来看,增配股票如故债券,形成了券生意绩的分化。

  东兴证券2024年半年报娇傲,上半年,公司交往性金融资产较上年期末增长80.79%,主要系交往性债券投资增多所致。东兴证券示意,一方面,通过较大比例树立高股息资产,获得了较好的投资收益;另一方面,由于要点加强了利率债投资树立,平安信用风险责罚体系确立,固定收益类投资收益绝顶可比基准。

  申万宏源非银金融行业首席分析师罗钻辉合计:“二季度券商连续压降目的性权利树立,增配固收过头他权利器用(高股息政策),因此,自营业务仍是券商上半年功绩的主要启动。”

  资管业务获胜绩“黑马”

  从合座收入情况看,本年上半年,A股43家上市券商资产责罚业务手续费净收入统统226.96亿元,较2023年上半年小幅下滑1.44%,但与其他业务比拟发扬出较强韧性。

  具体来看,中信证券的资管业务净收入为49.14亿元,名按序一;广发证券、华泰证券、国泰君安以33.83亿元、22.20亿元和19.21亿元的净收入水平位列第二梯队;中泰证券、海通证券、财通证券、东方证券、中信建投、中金公司、始创证券均超5亿元,名次五至十一位。其中,始创证券是独逐个家中小券商。

  从增幅名次来看,中小券商发扬亮眼。财达证券上半年资产责罚业务手续费净收入统统1.41亿元,同比增幅高达297.99%,名按序一;国联证券、南京证券以273.81%和238.01%的增幅位列二、三位。始创证券和西南证券的净收入也已毕翻倍增长。此外,大型券商中,国信证券的资管业务净收入为3.95亿元,增幅达到94.35%。

  招商证券非银金融首席分析师郑积沙示意,上半年部分券商资产责罚业务收入高增,或为“资产荒”配景下资产责罚子公司积极布局“固收+”政策、功绩汇报可不雅所致,一些早期便并表公募基金的券商,母、子公司协同发展,当今已参加红利开释期。

  下半年功绩有望边缘改善

  权衡下半年,东吴证券权衡,券生意绩增速的高基数压力将有所缓解,重复本钱市集各项篡改次第后果冉冉娇傲,权衡行业功绩增速将有所回暖。从周期来看,券商行业盈利照旧触底。假定2024年券商各项业务缠绵情况追念至2020年至2023年均值,则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将诀别同比增长8%和14%。

  关于券商各业务板块发展,华泰证券预测,金钱责罚和本钱中介业务在面前市集环境下或仍有波动;投行股权融资业务短期仍会承压,并购重组有望迎来新机遇;权利投资权衡仍有压力,心境固收投资收益和权利市集景气度回升带来的功绩弹性;海外业务仍是券商拓宽收入规模的进犯捏手。提出心境市集企稳和预期改善带来的板块结构性契机。

  行业口头方面,华泰证券金融首席分析师沈娟合计,证券行业口头将发生较大变化,券商应从增量想维切换为存量想维,权衡将来口头演绎将趋于两大目的:一是缠绵正经、风控智商较强的龙头券商占据显耀上风;二是外延并购延迟,打造一流投行。

海量资讯、精确解读,尽在新浪财经APP

拖累裁剪:郝欣煜